2017年是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年,也是宣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決戰之年。為確保決戰決勝,實現創成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目標,宣城市制定了“文明創建決戰年”活動實施方案,并明確了二十項主要任務。
組織思想引領決戰,全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全力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行動。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納入到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納入領導干部綜合評價體系、納入黨校及干部培訓課程。結合黨的十九大召開策劃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市屬新聞媒體開設成就宣傳專欄,做好熱點難點問題的輿論引導;開展專題宣講,確保市區街道、社區宣講全覆蓋。深化黨員志愿服務行動,持續推進在職黨員進社區、亮身份、做志愿。切實發揮街道、社區黨員活動室作用。
全力開展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行動。制定宣城貫徹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意見的實施細則,把核心價值觀建設工作成效納入全市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定期進行考核評價。開展弘揚核心價值觀文藝作品征集活動,創作一批精品力作;利用宣講、文藝展演、開辟專欄等多種形式持續有效宣傳普及12個主題詞。辦好各級、各單位的道德講堂。組織開展“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主題實踐活動。
全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行動。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組織開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活動,舉辦全市中華詩詞誦讀比賽和中小學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推進戲曲進校園,打造書法進校園活動品牌。推進謝眺歷史文化公園建設,建設一批融入宣城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雕塑和公益廣告設施。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加強對名勝古跡、革命文物、傳統古村落保護,確保無人為損壞和疏于管理現象。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打造宣城“鄰里節”。
全力開展公益廣告提量提檔行動。出臺鼓勵、支持公益廣告活動的實施細則。市屬報紙、廣播、電視、新聞網站及各級政府網站足額刊播公益廣告,完善刊播情況月報告制度。加強廣告審批管理,確保社會媒介刊播公益廣告比例不少于30%,其中公交出租車站臺比例不低于40%;確保公益廣告畫面美觀、內容規范、文字準確。開展原創公益廣告征集活動,豐富公益廣告作品庫。建設公益廣告主題街區,推進主題社區、小區建設。修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氛圍指引》。
組織市民素質決戰,全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全力開展“好人宣城”品牌提升行動。承辦好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 群星燦爛——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座談會。完善五級月評好人機制。命名市區首批十佳“好人角”。開展好人“培推”活動,即在好人中培養黨員和新鄉賢,在黨員和新鄉賢中推薦好人。在市級媒體開設《新鄉賢故事》專欄,編印《宣城新鄉賢故事匯》。成立公民道德建設促進會,啟動道德信貸工程,完善并落實好人關愛幫扶措施。
全力開展文明社會風尚主題實踐行動。開展“六亂”專項整治,從4月份開始,集中2個月左右時間,通過正面引導、媒體曝光、志愿者勸導、嚴格處罰等措施,對行人闖紅燈、電瓶車逆行、機動車不禮讓行人、隨地吐痰、亂丟煙頭、車窗拋物等行為進行集中整治。招募文明糾察志愿者,常態化開展不文明行為勸導。深入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加強政務、電子商務和個人誠信建設,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實施辦法,定期發布誠信“紅黑榜”,開展市級誠信單位、誠信街區、誠信經營店評選活動。扎實推進文明旅游,建立游客不文明信息通報機制和媒體曝光制度,在五一、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形成宣傳規模和聲勢。深入開展網絡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網絡公益活動;加強文明網與當地媒體的融合互動,辦好“中國好人”網上展館,《宣城文明網》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全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行動。成立市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市區各街道、社區成立志愿服務站點。完善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推進志愿者注冊,確保市區注冊人數達到6萬人,占比15%以上。推進志愿服務項目化,繼續開展項目大賽;推出一批公益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交由志愿服務組織運作。推進志愿服務專業化,做實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及各旅游景點志愿服務站,做響“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務品牌,做強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深化“五老”志愿服務工作,發揮老同志在文明創建中的重要作用;常態化推進文化、法律等專業志愿服務隊進社區開展活動,開展社會公益組織加盟社區志愿服務工作試點。制定志愿服務注冊登記、記錄時間、關系轉接、兌換服務、褒獎激勵辦法。
全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創優行動。扎實有序推進中央文明辦組織的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九項全國性的評比表彰推薦、審核、上報工作。推進文明縣城和文明村鎮創建工作,召開文明村鎮創建經驗交流會。修訂文明單位管理辦法,加強文明單位動態管理。深化文明家庭創建,建設宣城家訓館和家風家訓主題公園,開展第一屆全市文明家庭和第二屆文明市民評選活動。在市區組織開展文明小區創建活動。
組織城市管理決戰,全力創造更加便捷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
全力開展城市功能完善提升行動。加快在建工程建設,加強拆遷地塊管理,提高城市整體觀瞻水平。全面完成市區城市立面特色化改造、背街后巷整治出新和桿線整治任務。在市區組織開展“小區管理決戰年”行動,對所有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全面完成樓道出新、表箱更新任務;將群眾反映強烈的屋頂和墻面滲漏等問題納入整治內容,制定政策措施,開展試點整治;健全業主委員會、樓棟長管理制度,完善物業公司考核激勵及退出機制,規范非物管小區物業補貼辦法;開展住宅小區停車專項整治,解決小區地下車庫閑置問題,破解小區停車難題;加大小區“牛皮癬”、僵尸車及改變房屋使用性質等問題整治力度。持續開展設施修復工程,著力解決道路破損和坑洼積水、綠化缺失、路燈不亮、設施損壞、圍墻斑駁等問題。推進消防進社區工作,加快市區水環境治理,治理黑臭水體,消除露天排水溝渠,確保城市公共安全。
全力開展市容環境精細管理行動。完善路段長責任制,推進“門前三包”商戶聯盟機制。啟動智慧城管平臺建設,修訂事部件標準,使數字城管與文明創建同頻共振。開展集貿市場決戰行動,進一步提升改造市區1000平方米以上菜市場,按照“六個起來”要求加強市區所有市場的經營秩序和周邊環境管理。開展市容管理決戰行動,開展市區油煙污染、汽車美容沖洗店、廢舊物資收購點、出城道市容環境四項整治,開展門頭標牌和戶外廣告提檔升級活動,規范市區建筑垃圾臨時堆放場設置,規范攤群點設置,加強市區揚塵管理,加強街頭流浪犬收容管理。鞏固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加強市區水體、老舊小區、專業市場、拆遷區域、建筑工地、企業大院、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環境衛生管理,消除衛生死角,提高保潔標準;推進主要街道洗掃結合;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全力開展交通秩序整治規范行動。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科學設置交通信號燈、標線、隔離欄等設施設備。持續開展文明交通行動,擴大交通志愿者隊伍。持續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對違反交通法規行為嚴管重罰。加強停車站場建設,推進市區停車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對城區一些兩年內不開發的地塊,改造成臨時停車場。深化交警進社區活動,完善聯動機制,著力改善背街后巷、小區內交通秩序。
全力開展服務環境優質高效行動。繼續開展窗口單位“微笑服務”活動,全面落實窗口單位公共場所禁煙要求。扎實開展民主考評公共服務單位活動,進一步突出文明創建考評內容。深入推進法治宣城建設,加強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街道、社區公共文化活動場所開展活動制度化、經常化。全面落實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負面清單責任制,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加分項創建,努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組織美麗鄉村建設決戰,全力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水平
全力開展美麗鄉村擴面升級行動。繼續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十三五”整市推進行動計劃,在31個鄉鎮政府駐地開展“兩治理一加強”,實現全市鄉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整治全覆蓋。建設55個省級中心村,60個市縣級自主建設中心村;按照“一無一化”標準,對1300個左右自然村進行村旁屋邊環境整治。建立健全村莊公共設施長效管護機制,強化經費保障,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評選第二屆宣城市十大美麗鄉村。
全力開展“三線四邊”治理拓展行動。堅持以“五治理兩提升”為重點工作任務,推動治理向縣鄉道路、集鎮村莊、湖塘溝渠、田間地頭拓展延伸,推行“河長制”。深入推進農村改水、改路、改廁等工作。持續深化農村清潔工程,完善市場化機制,強力推進農村垃圾分類減量,鞏固提升農村垃圾處理常態化水平。
全力開展鄉風文明移風易俗行動。推動建立完善鄉規民約,把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作為重要內容。深化村民自治,組建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和禁毒禁賭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開展農村不良風氣專項整治,重點整治黃賭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廣泛開展文明村、文明鄉鎮、星級文明戶、十星清潔戶等創評活動。加大農村地區公益廣告刊播力度。
全力開展以城帶鄉結對共建行動。完善市廳級領導聯系美麗鄉村建設制度;建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聯系村鎮、結對幫扶鄉村學校少年宮制度。宣州區建立區直單位與鄉鎮文明創建“聯點共建”機制。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支持鄉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農民文化樂園、農家書屋建設,發揮“送文化”和“種文化”的惠民育民作用。
組織立德樹人決戰,全力爭創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全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行動。組織開展“當師德標兵、做美德少年、創文明校園”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文明校園、文明班級、文明寢室創建,開展師德標兵評選和尋找最美教師活動,開展宣城市美德少年評選。加強學校好人角建設,打造校園道德風景線。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做到一校一主題,校校有特色。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合工大宣城校區、宣城職技院志愿服務隊作用。
全力開展主題實踐“八進”行動。一是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開展中小學德育精品課程征集展示活動,確保師生核心價值觀知曉率100%;二是好人進校園、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在市區各小學及全市所有鄉村學校少年宮配備由好人擔任的德育副校長(副主任);三是皖南花鼓戲進校園,以美德少年為原型編排一部皖南花鼓小戲并入校巡演;四是“未成年人美德在線”進社區、進家庭,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五是心理輔導進社區,組織骨干教師到社區家長學校巡回講課,開展心理咨詢服務活動;六是優秀童謠進課堂,開展優秀童謠征集推廣傳唱活動,編印優秀童謠作品集;七是少年宮活動進舞臺,開展全市鄉村學校少年宮才藝展示活動,評選全市首屆十佳少年宮;八是美德少年進公園廣場,全方位展示美德少年的先進事跡。
全力開展家庭社會關愛行動。總結提煉教育、民政、文化、團委、婦聯、殘聯、關工委等部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經驗做法,擴大品牌影響力。全市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設施免費向未成年人開放。辦好社區家長學校,開放街道、社區未成年人活動場地,做到制度上墻,活動有記錄。加強對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子女以及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流浪兒童的關愛幫扶,做到底數清楚,措施到位,全面覆蓋。
全力開展成長環境凈化行動。持續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建立常態巡查管理機制,確保中小學校周邊環境達標。推進“綠色網吧”創建活動,堅決取締黑網吧,確保經營性網吧無接納未成年人現象。加強未成年人公益廣告設置,在中小學生中組織開展“我心目中的文明城市”公益廣告征集活動,確保未成年人公益廣告在公益廣告中占比達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