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11341700003244967K/202109-00101 | 信息分類: | 規范性文件發布 |
| 發文機關: | 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 成文日期: | 2021-09-10 | 發布日期: | 2021-09-10 |
| 發文字號: | 宣政辦秘〔2021〕53號 | 有 效 性: | 已失效 |
| 標 題: | 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宣城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 ||
| 政策咨詢機關: | 市經信局信息化推進科 | 政策咨詢電話: | 0563-3019747 |
| 索引號: | 11341700003244967K/202109-00101 | ||
| 信息分類: | 規范性文件發布 | ||
| 發文機關: | 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
| 主題分類: | 綜合政務 | ||
| 成文日期: | 2021-09-10 | ||
| 發布日期: | 2021-09-10 | ||
| 發文字號: | 宣政辦秘〔2021〕53號 | ||
| 有 效 性: | 已失效 | ||
| 標 題: | 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宣城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 ||
| 政策咨詢機關: | 市經信局信息化推進科 | ||
| 政策咨詢電話: | 0563-3019747 | ||
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宣城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
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宣政辦秘〔2021〕53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宣城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業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遵照執行。
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9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宣城市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業互聯網系列指示精神,加快推動工業互聯網深度應用,促進工業加速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根據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堅持以“數字宣城”“智慧宣城”為牽引,全面布局,分批推進,集中資源,重點突破。積極構建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增強工業互聯網產業供給能力,穩步拓展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領域應用,為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的新動能。
(二)發展目標。到2023年底,初步建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健全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體系,初步建立較為完備可靠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
——建成5G基站4000個以上,市域5G全網覆蓋;
——協同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1個,累計接入二級節點的企業數量超100戶;
——建成國內知名的工業互聯網平臺3-5個,累計服務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300戶以上;
——培育一批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建成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企業20戶;
——推動工業互聯網軟件和工業APP開發,打造典型工業5G應用場景10個,力爭5G全連接工廠實現零突破。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夯基礎”行動
1. 加快5G基站建設。大力推進高速光纖網絡建設,實現骨干網、城域網與接入網同步擴容。加速推動5G基站建設,政府機關及國有企事業單位辦公樓宇、公共場館、園區景區、學校、醫院、公共綠地、桿塔等公共設施向5G通信基礎設施免費開放。加大對中心城區、開發區、鄉鎮園區等熱點區域的5G網絡深度覆蓋,實現5G網絡覆蓋全工業企業區域。(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中國電信宣城分公司、中國移動宣城分公司、中國聯通宣城分公司、中國鐵塔宣城分公司)
2. 推動企業內網改造。積極推動企業綜合運用IPv6、工業無源光網絡、時間敏感網絡、工業無線技術改造內網,全面運用窄帶物聯網和寬帶網絡,持續推進工業互聯網“入車間、連設備”,推動信息技術(IT)網絡與生產控制(OT)網絡融合。(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中國電信宣城分公司、中國移動宣城分公司、中國聯通宣城分公司)
3. 推動網絡提速降費。深入推進“智慧宣城”建設,圍繞企業工業互聯網建設需求,鼓勵電信運營商不斷提速降費。推動有條件的工業及生產性服務業企業開通高速帶寬專線服務,逐步實現智能設備、業務流程、數據和人的互聯互通。(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中國電信宣城分公司、中國移動宣城分公司、中國聯通宣城分公司)
|
專欄1 夯實網絡基礎計劃 |
|
5G基站建設。加快編制5G基站建設規劃,平均每年建成1300個基站以上,到2023年底,實現5G網絡全覆蓋。改造企業內網。組織實施工業企業內網建設升級,協同推進5G在工業企業的應用部署。到2023年底,工業無線、時間敏感網絡(TSN)、IPv6等工業互聯網網絡技術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廣泛部署。推動提速降費。鼓勵電信運營商提升專網速率,簡化接入申請程序,為企業提供網絡重點保障增值服務。到2023年底,企業互聯網專線和數據流量資費水平總體降低20%以上。 |
(二)實施“建平臺”行動
4. 培育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面向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招引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鼓勵支持我市汽車零部件、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精細化工等產業鏈鏈主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滿足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的多種解決方案。(牽頭單位:市經信局、市招商服務合作中心,責任單位: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5. 推動大數據中心建設。全面實施《推進“智慧宣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積極推進宛陵大數據中心、“城市大腦”平臺等建設,打通企業、行業邊緣側數據中心和云端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傳輸通道,實現邊緣側與云端協同,促進數據有效流通,進一步釋放數據價值。(牽頭單位:市數據資源管理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經信局、宣城經開區管委會)
6. 謀劃建設工業互聯網項目。建立市領導聯系包保工業互聯網重點項目聯系機制,對重點項目持續跟蹤、“保姆式”代辦和“一對一”服務,幫助項目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中國電信宣城分公司、中國移動宣城分公司、中國聯通宣城分公司)
|
專欄2 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計劃 |
|
宛陵大數據中心,依托“1+7+N”云平臺體系建設宛陵大數據中心,推動行業大數據平臺和縣級大數據平臺互聯互通,構建層次清晰的框架體系,強化數據整合、共享、應用,實現數據全周期管理。“城市大腦”平臺,建設“數據中臺”、“業務中臺”、“智慧中樞”和“數字孿生城市”四個子平臺,為智慧應用場景和信息化系統提供數據支撐、業務支撐和人工智能能力支撐。重點工業互聯網項目。推動電信大數據中心二期、安徽宇呈“北斗AI空間信息采集”、SAP工業互聯網創智中心、化工行業“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長三角(郎溪)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項目加快建設。 |
(三)實施“新模式”行動
7. 發展新型制造。積極推廣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帶動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拓展,重構制造業產業體系,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助推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8. 建立標桿示范。依托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節能環保裝備、新材料、文房四寶、精細化工、綠色食品等特色產業,支持鏈主企業、重點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深入開展兩化融合貫標體系建設,提升企業數字化治理能力,推動“未來工廠”建設。(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農業農村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
專欄3 新型制造提升計劃 |
|
新型制造示范培育。每年從汽車零部件、新能源等十大特色產業中遴選100戶企業,通過政策支持、精準幫扶等措施,到2023年底,全市新培育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15個、智能工廠15個、數字化車間30個、綠色工廠15個,新增國家兩化融合貫標達標企業30個,新認定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制造業“雙創”等信息化領域的國家級試點示范企業3個。 |
(四)實施“拓應用”行動
9. 鼓勵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支持“企業上云”,加快企業設備登云、業務登云、數據登云,推動大中型企業將信息基礎架構和應用系統向云上遷移,實現業務系統和工業生產設備上云平臺。推動小微企業使用成熟的云存儲、云桌面、云設計、云管理等應用服務,降低企業信息系統構建成本。(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10. 積極培育高質量工業APP。組織有條件的國家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與相關科研院所等聯合開展工業互聯網基礎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的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推進工業互聯網軟件和工業APP的開發。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APP,覆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維護和經營管理等制造業關鍵業務環節的需求,推動工業APP向平臺匯聚。(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11. 推動5G工業互聯網場景應用。支持工業企業、電信運營商和第三方服務商等聯合打造5G創新載體,挖掘典型工業應用場景,深化行業示范應用,形成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疊加、互促共進、倍增發展的創新態勢。(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中國電信宣城分公司、中國移動宣城分公司、中國聯通宣城分公司)
|
專欄4 應用領域拓展計劃 |
|
深化“萬企上云”計劃,推動企業設備、產品上云,整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等數據,利用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企業,到2023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上云”全覆蓋,培育深度“上云”示范企業100戶、優秀“上云”企業30戶。加快“5G+工業互聯網”發展,推動工業互聯網軟件和工業APP開發,到2023年底,打造典型工業5G應用場景10個,5G全連接工廠實現零突破。 |
(五)實施“深融合”行動
12. 著力推動區域解析標識建設。積極推進區域和行業建設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率先在蘇皖合作示范區建設、運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探索標識應用場景擴展,鼓勵企業內部挖掘基于標識解析服務的關鍵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智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應用模式。(牽頭單位:市經信局、郎溪縣人民政府、廣德市人民政府,責任單位:宣州區人民政府、寧國市人民政府、涇縣人民政府、績溪縣人民政府、旌德縣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13. 著力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應用。鼓勵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大企業優勢資源開放共享,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資源、技術平臺以及產業化轉化的渠道,支撐中小企業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專注細分領域,打造“專、精、特、新”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孵化”的共生共贏生態。(牽頭單位: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科技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
專欄5 深度融合計劃 |
|
蘇皖合作示范區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通過5G新技術和標識解析的結合,構架完整的高質量工業內外網體系,率先實現“蘇皖合作區示范區”內企業互聯、數據共享共用。并以“蘇皖合作示范區”為“軸心”,帶動“一地六縣”合作區整體發展。龍頭企業工業互聯網,積極推進博瑞特熱能設備、司爾特肥業、宇呈大數據、中鼎密封件等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示范平臺建設,支持皖南電機、黃山膠囊、小小科技、廣信農化等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建設行業類工業互聯網平臺,并提供成熟的解決方案,促進相關中小微企業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等領域深度融合發展。 |
(六)實施“保安全”行動
14. 健全安全管理機制。將工業互聯網安全納入全市工業控制信息系統安全管理體系,制定分級分類的安全應急預案,提升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能力。定期對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數據安全開展評估和抽查,定期通報安全風險。督促工業互聯網相關企業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指導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安全防護和監測處置技術手段建設。(牽頭單位:市委網信辦、市經信局,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15. 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加強數據采集、存儲、應用等環節的安全管理,探索數據安全評估體系建設。完善網絡安全綜合監控體系,探索動態防御等新技術在網絡安全漏洞發現、重大事件預警等方面深度應用,提升態勢感知、應急協同處置和快速恢復能力,落實等級保護制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三同步”要求。(牽頭單位:市委網信辦,責任單位: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經信局、縣市區人民政府、宣城經開區管委會、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管委會)
|
專欄6 安全保障計劃 |
|
建立健全網絡安全檢查機制。優化網絡安全檢查和風險評估機制,積極推進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建設。落實等級保護制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制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三同步”要求。探索建立數據安全評估體系,推動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監測全覆蓋。 |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宣城市數字經濟、5G建設領導小組作用,統籌推動全市工業互聯網發展。各牽頭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研究政策,謀劃部署重大工程和項目,認真抓好相關工作任務的落實。縣市區、宣城經開區、宣城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要研究制定具體工作實施方案,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強化政策保障。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工業互聯網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發展。每年遴選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10家、示范企業20家,市級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20萬元和10萬元。對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給予獎補3000萬元,對行業、區域、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給予獎補1000萬元,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級給予一次性獎補100萬元。企業實施設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改造的,省級按照項目設備購置額的10%給予獎補,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評估等級在3A、4A、5A級的企業,省級分別給予一次性獎補5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對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省級分別給予企業一次性獎補100萬元、50萬元。支持工業企業和平臺服務商開展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分類分級工作,省級按照不超過項目投資額50%的比例給予一次性獎補,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三)強化“雙招雙引”。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優化產業基金管理模式,通過補助、獎勵、貼息等方式,著力培育發展工業互聯網產業。充分發揮好宣城在滬“科創飛地”優勢,積極招引工業互聯網“獨角獸”和互聯網基礎性、高端產業技術人才,形成技術研發在滬、成果轉化在宣的良好局面。
(四)強化監督檢查。研究設立工業互聯網發展指標,納入全市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市數字經濟、5G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政府督查室(市目標辦)定期開展專項督促檢查,發現落實不力、進展緩慢的,給予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