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號
|
權力事項
|
廉政風險點數量
|
表現形式
|
等級
|
防控措施
|
責任人
|
|
3
|
對社會團體自取得《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之日起1年未開展活動的處罰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
|
4
|
對籌備期間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或者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以及被撤銷登記的社會團體繼續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的處罰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
|
5
|
對涂改、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等八類情形的處罰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
|
6
|
對未經登記,擅自以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義進行活動的,或者被撤銷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繼續以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義進行活動的處罰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
|
7
|
對未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等六類情形的處罰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
|
8
|
對未經登記或者被撤銷登記后以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或者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名義開展活動的處罰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
|
9
|
對在基金會申請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登記的,或者自取得登記證書之日起12個月內未按章程規定開展活動等二類情形的處罰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
|
10
|
封存《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
1
|
封存時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或者給予人情照顧,作出不封存的行為。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由兩人以上進行封存并把關,保證封存過程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11
|
封存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
1
|
封存時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或者給予人情照顧,作出不封存的行為。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由兩人以上進行封存并把關,保證封存過程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12
|
封存基金會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
1
|
封存時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或者給予人情照顧,作出不封存的行為。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由兩人以上進行封存并把關,保證封存過程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13
|
對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稱使用的監督檢查
|
2
|
調查環節向當事人暗示或直接索要好處,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
低
|
1、加強業務學習,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
2、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予以責任追究。
3.壓縮自由裁量權,推行集體研究制度,自覺接受監督。
|
行政執法人員
|
|
決定環節索要一定的好處,隨意行使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影響處罰的公正性
|
中
|
社管局負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