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其他權力 |
社會團體的年度檢查 |
|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0號)第二十八條:社會團體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業務主管單位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經業務主管單位初審同意后,于5月31日前報送登記管理機關,接受年度檢查。工作報告的內容包括:本社會團體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情況、依照本條例履行登記手續的情況、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情況、人員和機構變動的情況以及財務管理的情況。對于依照本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對其應當簡化年度檢查的內容。
|
1、通知受理階段責任:通知社會團體進行年度檢查,受理社會團體網上填報的年度檢查報告書,對其材料的齊全性、內容的完整性進行查驗。符合要求的,直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之原因及補正材料;
2、審查階段責任:由相關業務組對年度檢查報告書進行初審,提出初審意見,報分管領導簽批;
3、決定階段責任:作出年度檢查結論;
4、送達階段責任:政務中心窗口對紙質年檢材料加蓋年檢結論印章,送達年度檢查報告書;
5、事后階段責任:對年檢不合格的加強監管,信息公開;
6、其他法律法規規章文件規定應履行的責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行政職責,出現以下情形的,行政機關及相關工作人員應承擔相應責任:
1、不按時開展社會團體年檢工作的;
2、對年檢中發現問題,不及時處理的;
3、侵犯社會團體合法權益的;
4、未在法定時限做出年度檢查結論,產生不良影響的;
5、在社會團體年檢過程中發生腐敗行為的;
6、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文件規定的行為。 |
|
| 2 |
其他權力 |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年度檢查 |
|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1號)第二十三條: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業務主管單位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經業務主管單位初審同意后,于5月31日前報送登記管理機關,接受年度檢查。工作報告內容包括:本民辦非企業單位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情況、依照本條例履行登記手續的情況、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情況、人員和機構變動的情況以及財務管理的情況。 |
1、通知受理階段責任:通知民辦非企業單位進行年度檢查,受理民辦非企業單位網上提交的年度檢查報告書,對其材料的齊全性、內容的完整性進行查驗。符合要求的,直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告之原因及補正材料;
2、審查階段責任:由相關業務組對年度檢查報告書進行初審,提出初審意見,報分管領導簽批;
3、決定階段責任:作出年度檢查結論;
4、送達階段責任:政務中心窗口對紙質年檢材料加蓋年檢結論印章,送達年度檢查報告書;
5、事后階段責任:對作出年度檢查結論的材料歸檔和信息公開;
6、其他法律法規規章文件規定應履行的責任。 |
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行政職責,出現以下情形的,行政機關及相關工作人員應承擔相應責任:
1、不按時開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年檢工作的;
2、侵犯民辦非企業單位合法權益的;
3、對年檢中發現問題,不及時處理的;
4、未在法定時限做出年度檢查結論,產生不良影響的;
5、在民辦非企業單位年檢過程中發生腐敗行為的;
6、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文件規定的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