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制造業的強弱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國際金融危機后,世界各國圍繞制造業開展了新一輪的激烈競爭,以綠色化、智能化制造為標志的新工業革命將制造業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綠色制造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制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生產、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后的回收和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開展綠色制造、建立綠色制造評價體系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推動工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重要抓手。企業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是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開展綠色工廠建設評價,引導企業向綠色發展轉型升級,對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制定依據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安徽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安徽省綠色工廠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結合我市工業企業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三、主要內容
明確了申請綠色工廠評價企業具備的基本條件:申請宣城市綠色工廠評價的企業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為:(一)本市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依法設立,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二)企業具有較好的技術水平基礎和經濟效益,在全市同行業中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三)企業高度重視綠色發展,設置綠色工廠管理機構,負責有關綠色發展的制度建設、培訓教育、實施、考核及獎勵工作,并建立目標責任制。(四)企業制定了綠色工廠建設中長期規劃、量化的年度目標和實施方案,并能確保對綠色工廠創建項目的資金和資源投入。(五)企業有較高的質量、職業健康、環保、安全生產和能源管理水平。通過GB/T 19001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GB/T 28001要求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GB/T 24001要求的環境管理體系等第三方認證;滿足GB/T 23331要求的能源管理體系,通過第三方認證或開展了能源審計。(六)企業符合產品設計生態化、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條件的要求,相關績效指標優于同行業平均水平。(七)企業近三年(含成立不足三年)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環境、質量事故,未被列入失信企業、法人代表黑名單。和綠色工廠評價的程序:安徽省綠色工廠評價和管理的具體程序為:1、市級綠色工廠創建由企業自愿向當地經信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縣市區或市經開區經信部門審核同意后納入當地培育創建計劃。企業按照市級綠色工廠的相關標準要求完善自身條件開展綠色工廠創建工作。2、在符合申報條件,滿足《綠色工廠基本要求評價表》、《綠色工廠評價指標表》必選指標的前提下,創建企業可自行或委托相關機構編制《宣城市綠色工廠綜合評價報告》。報告編制要按照綠色工廠評價指標要求,客觀公正、實事求是開展現場評價,并確保評價報告中材料、數據、證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3、原則上綜合評價結果符合一般要求且指標得分大于80分的創建企業,可向當地縣市區或市經開區經信部門提出申請,縣市區或市經開區經信部門審核后按照要求擇優向宣城市經信局推薦申報。各縣市區或市經開區經信部門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一步嚴格推薦申報標準要求,引導企業不斷提升綠色化水平。4、宣城市經信局對企業申報材料進行審查,根據需要組織開展必要的現場核實。經審查,符合市級綠色工廠條件的企業名單在宣城市經信局網站公示7個工作日,無異議后由宣城市經信局發文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