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的通知》(國辦發〔2016〕80號)精神,全面推進機關事務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以下統稱“五公開”),強化政策解讀、積極回應關切、加強平臺建設、擴大公眾參與,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政務工作“五公開”制度如下:
一、落實到辦文程序
各科室擬制公文時,要明確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隨公文一并報批局辦公室。確定為依申請公開、不公開的公文,要依法依規擬寫說明理由,做好公文公開屬性源頭認定,同時,也要在擬定公文的擬稿封面上注明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不予公開等屬性;政策文件制定時相關的起草說明、政策解讀材料要同步起草、同步審簽、同步部署、同步發布公開,內容包括:制定政策文件的背景依據、目的和任務、重要內容、預期效果等。
二、落實到辦會程序
要求推動會議開放、重大行政決策的預公開制度,即重要改革方案和重大政策措施,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廣泛聽取公眾意見。要明確各領域“五公開”的主體、內容、時限、方式等,圍繞群眾關切的信息和政務服務事項,著力推進“五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
三、全面推進落實“五公開”制度
(一)決策公開。要執行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和利益相關方、公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有關會議制度,增強決策透明度。建立重大決策預公開制度,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點工程項目,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應在決策前向社會公布決策草案、決策依據,通過政府網站、新媒體,以及聽證座談、調查研究、咨詢協商、媒體溝通等多種方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聽取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于 30 天。對涉及公眾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電視電話會議,應積極采取廣播電視、網絡和新媒體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對涉及重大民生事項的會議議題,制定會議方案時,應提出是否邀請有關方面人員列席會議、是否公開及公開方式的意見,隨會議方案一同報批;之前已公開征求意見的,應一并附上意見收集和采納情況的說明。
(二)執行公開。圍繞部門工作報告、發展規劃提出的重要事項做好公開,尤其是公開重點改革任務、重要政策、重大工程項目的執行措施、實施步驟、責任分工、監督方式。要做好督查和審計發現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的公開,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責情況也要向社會公開,推進執行公開。
(三)管理公開。重點圍繞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反映機關設置、職能、辦事程序及其他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應當主動公開的文件、會議,探索適應基層特點的公開方式,政務公開標準規范,打通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
(四)服務公開。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統一要求,將本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門在指定網站上公示,明確審批類型、對象、受理方式、審批條件、應交材料、辦理時間及地點、聯系電話、流程圖、申請表等,方便群眾隨時了解并下載申請材料。
(五)結果公開。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的信息外,及時將本機關的行政處罰、行政許可事項在門戶網站上進行公開,方便群眾監督。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站點地圖
主辦:宣城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承辦:宣城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3418000017
地址:安徽宣城鰲峰中路53號 郵編:242000 運維電話:0563-3011077 郵箱:xcsxgj@126.com
宣城市政府 版權所有皖ICP備19011630號-1訪問統計: 皖公網安備 34180002000038號 本站已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