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華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養老康養工作的建議》(第49號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圍繞“完善政策體系支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推動醫養結合發展以及加大財政投入”等措施持續發力,有效緩解當前養老康養工作面臨的挑戰,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
一是深化規劃銜接,融入區域發展。將康養產業發展納入上海大都市圈、域外農場康養產業專項規劃,積極參與編制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規劃。在產業平移、政策嫁接、資源導入、產品打造、宣傳推介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全力爭取優質資源落地。積極打通光明集團優質資源導入渠道,推動上海仁濟醫院與廣德市人民醫院、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與宣城機械電子工程學校開展深度共建合作,借力長三角地區優質醫療和教育資源,提升我市康養服務水平。
二是推進項目落地,開展旅居康養。召開全市康養村建設工作推進會,出臺《宣城市康養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為項目推進提供政策保障。投入市級福彩公益金用于支持全市康養基地智慧養老項目、康養村適老化改造項目、公辦公營醫養融合項目、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和養老機構認知障礙專區項目補助。指導廣德市養老服務中心、績溪縣康養中心申報政府專項債項目并審批通過。積極與上海市長三角區域養老服務促進中心對接,推動召開“上海、宣城康養旅居業務對接會”,計劃依托上海優質康養平臺、宣城生態資源優勢聯合打造“康養旅居宣城模式”。2025年5月,上海長三角區域養老服務促進中心、上海友康科技信息有限公司首批“皖南竹海?紅色康旅”體驗團101位上海老年人赴廣德市體驗旅居康養。2025年6月,滬皖(廣德)康養旅居推介會在上海召開,廣德市人民政府與上海市四個區民政局簽訂旅居康養合作框架協議。
三是優化供給結構,實現提質增效。我市通過優化營商環境、給予政策支持、加強規范監管等手段,對養老服務領域中的存量和增量資源進行整合,借助“公建民營”等試點建設實現養老服務提質增效。召開宣城市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暨民政領域醫養結合等重點工作推進會,積極探索農村養老服務新路徑。在績溪縣開展特困供養機構(敬老院)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構建“1+4+N”服務體系,形成1個縣級失能特困供養服務機構,4個區域性特困人員供養機構和一批養老服務設施,有效提升了農村養老服務的覆蓋范圍和服務質量。指導廣德市、涇縣開展省級農村養老服務改革工作,進一步優化農村養老資源布局,完善城鄉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四是強化人才支撐,提升服務水平。實施“內育外引”人才戰略,提升康養服務質量和專業水平。依托宣城職業技術學院省級培訓基地,成功申報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為康養行業培養專業人才。開設技能培訓班,協助宣城社區大學開展多期失智老人照護培訓,并積極開展養老護理員、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等職業培訓班。與宣城市美諾華藥業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與銀發時代(北京)健康咨詢有限公司、安徽頤和安心園康養有限公司、廣德康寧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申報康養文旅現代產業學院,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和就業渠道。長三角現代康養學院在廣德成功掛牌,宣城機械電子工程學校與上海城建學院合作輸送康養技術人才。爭取省民政廳支持在廣德舉辦能力提升班,強化機構運營與風險管控能力,為服務質量提供長效保障。
五是完善政策保障,激發行業活力。2024年省民政廳、教育廳、財政廳、人社廳等多部門印發《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若干政策》,對新入職養老服務機構且在一線護理崗位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的全日制畢業生,發放入職補助,吸引更多專業人才投身養老服務行業。宣城市出臺了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就業補貼及崗位補貼實施辦法,對本市范圍內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發放崗位補貼、就業補貼等。市縣民政局圍繞機構管理、康養產業等開展系列培訓,舉辦養老護理員大賽,推薦優秀選手參加省賽、長三角比賽,多名護理員榮獲省“最美養老護理員”稱號,通過以賽促學,提升護理員專業技能水平。有效提升養老服務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
近年來,我市在提升養老康養服務質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今后我們將充分吸納代表的寶貴經驗,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推動養老康養服務質量提質增效,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老年群體。
一、持續完善政策體系。密切關注國家和省級養老服務政策動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及時修訂和完善相關政策文件,確保政策的時效性和針對性。深入調研養老服務領域的新問題和新需求,制定出臺更加細化、更具操作性的配套政策。謀劃出臺對普惠性養老機構發展、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的支持政策,為養老康養服務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保障。
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進一步加大對農村養老服務的投入力度,持續推進特困供養機構體制機制改革。在總結績溪縣、廣德市、涇縣等地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農村養老資源布局,提高農村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質量,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項目,引入更多專業的養老服務機構和社會組織參與,打造多元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三、加強人才隊伍培養。依托長三角現代康養學院等平臺,加強與高校和職業院校的合作,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人才。完善養老服務人才培訓體系,定期組織開展養老護理員、管理人員等的培訓和技能競賽,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
四、深化醫養結合發展。總結鄉鎮衛生院和養老院融合發展的經驗,完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和運行機制,實現醫療和養老資源的深度融合。加強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及專區建設,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提高社會對認知障礙的認識和關注。建立認知障礙篩查、評估、干預和照護的全流程服務體系,為認知障礙老年人提供專業、個性化的服務,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五、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市級康養村建設,編制我市民政康養規劃,加大項目推進力度,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康養品牌。加強與滬蘇浙等地的產業合作,積極引進優質養老企業和項目,培育本土養老產業龍頭企業。探索旅居養老新業態,豐富養老產業內涵,拓展養老產業發展空間。
公開屬性:主動公開
聯系人:賈婷姝
聯系電話:2719002
宣城市民政局
202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