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長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建設養學醫結合的寄宿制頤養樂園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市民政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擺在民生工作突出位置,持續推動養老服務設施提質增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在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養老需求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一、擴大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2023年以來,我市貫徹省民政廳工作部署,全力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目前已建成11家,讓老年人實現“家門口”養老。一是整合閑置資源。堅持“宜建則建、宜改則改”,深挖閑置校舍、辦公用房等存量資源,用“小而精”的靈活布局破解中心城區場地瓶頸。引入專業機構參與建設運營,通過市場機制提升資源利用率,讓“沉睡”的空間煥發養老活力。二是增強服務能力。以“群眾可感可及”為標尺,整合社區、社會組織、社工、志愿者及慈善資源,構建“醫康養”“食宿娛”一體化服務鏈條。通過設置“三區一平臺”(機構服務區、多功能區、助餐區、智能服務平臺),提供集中托養、健康監測、助餐助醫等綜合服務。如寧國市南山街道南河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綜合體,不僅配備日托、全托、醫養結合等基礎功能,更設有書畫室、練歌房、舞蹈室等場所,讓老年人的生活既溫馨又多彩。三是加強政策扶持。在用地保障、稅費減免、水電氣暖優惠等方面加大支持,通過購買服務、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方式,推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低償或無償使用,切實降低服務成本。2023年至2025年,省、市兩級已累計投入1300余萬元補貼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為服務落地保駕護航。
二、優化機構養老專業支撐作用
我市持續支持養老機構規范化發展,目前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69家,床位1.9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1.6萬張,通過“提標、提質、提能”樹立行業標桿。2024年,市社會福利中心獲評全省首批6個五級養老機構之一,14家機構新評定為三級養老機構。一是加大支持力度。落實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激勵政策,對手續齊全、運營滿一年的社會辦養老機構,按核定床位數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對接收本市戶籍老人的機構,按實際人數發放運營補貼,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熱情。二是提升管理水平。將養老機構納入備案管理,聯合多部門開展安全檢查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督,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開展質量評估與滿意度測評。借助AI監管等智慧手段,實現服務質量全流程管控,讓養老服務更安心。三是推動醫養融合。聯合衛健部門印發專項文件,推動醫養結合機構建設,鼓勵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約合作、開辟就醫綠色通道。目前全市已有3家醫療機構托管15家鄉鎮敬老院。涇縣涇川鎮衛生院醫養中心、廣德市樂享養老服務中心與衛生院毗鄰而建,績溪縣板橋頭鄉衛生院與養老中心合并新建,讓“養老”與“醫療”無縫銜接。福彩公益金還對醫養結合機構適老化改造給予一次性補助。如績溪徽家頤養中心,占地42畝,總建筑面積約16673.43平方米,386張床位,通過“公建民營”改革由江蘇禾康集團運營,涵蓋康養旅居、記憶照護、專業護理等多元功能,配備醫務室、康復室、頤樂活動中心及認知癥專區,用專業服務守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三、推動養老事業產業融合發展
我市以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建設為抓手,推動養老服務從“基礎保障”向“品質提升”跨越。一是營造適老環境。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利用市級福彩公益金,對寧國方塘板橋村等9個市級康養村的適老化改造項目補助78.69萬元;在廣德康養基地核心區域投入12萬元,用于適老化改造、老年用品配置及服務標識完善,讓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更安全、更舒適。二是豐富場景應用。投入40萬元市級福彩公益金,支持廣德建成全市首個智慧康養應用推廣中心,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模式。通過智能終端實時監測老人健康數據,精準對接居家照護、緊急呼叫等服務,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中心匯聚近百種康復輔具、健康監測產品,設立銀齡樂活綜合區,提供文化娛樂、慢病管理等服務,讓科技與溫情共筑幸福晚年。三是建設重點項目。推進廣德市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5400萬元,申請專項債3500萬元,規劃床位290張,目前已進入招標階段,預計8月開工;績溪縣康養中心項目計劃投資3.9億元,申請專項債2億元,部分樓棟已完成主體施工,計劃9月初進場改造,未來將為老年人提供高端康養選擇。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當前,養老服務仍面臨項目選址難、招引落地難、消防改造難、人才短缺等挑戰。下一步,我們將聚焦老年人急難愁盼,深化改革創新,全力構建“分級分類、普惠可及、覆蓋城鄉、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一是織密服務網絡。以民生實事為抓手,落實各項養老政策,優化“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醫養相結合”的供給格局,強化失能老人照護等基本服務,讓每個老年人都能獲得有溫度的保障。二是提升供給質量。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省實施意見,推廣績溪縣特困供養機構改革經驗,指導涇縣開展省級農村養老服務改革試點,推進鄉鎮敬老院優化整合、認知癥照護、醫養融合及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讓服務更精準、更貼心。三是深化產業協同。加強與長三角地區的交流合作,搭建康養資源供需平臺,督導康養村建設;支持滬皖共建長三角(廣德)康養基地,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資金,謀劃優質養老項目,吸引滬蘇浙優質企業投資興業,推動旅居養老發展,讓宣城成為長三角老年人向往的“頤養福地”。
辦復類別:A類
公開屬性:主動公開
聯系人:賈婷姝
聯系電話:2719002
宣城市民政局
2025年8月14日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站點地圖
主辦:宣城市民政局 網站標識碼:3418000028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梅園路48號金色陽光大廈9樓 郵編:242000 運維電話:0563-3022772 郵箱:xcmzxx@126.com
宣城市民政局 版權所有 皖ICP備19011434號-1訪問統計: 皖公網安備 34180002000269號 本站已支持IPv6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