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年01月12日
發布會嘉賓:宣城市人社局副局長邵和平、宣城市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馮新年
發布會地點:新聞發布廳(敬亭閣二樓)
主辦單位:市政府新聞辦、市政務公開辦
來源:市政府新聞辦、市政務公開辦
主要職責:(一)貫徹執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法律法規規章,擬訂并組織實施有關政策、規劃。(二)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和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人力資源流動政策措施,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有效配置。(三)負責全市促進就業工作,擬訂并組織實施統籌城鄉的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完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統籌建立面向城鄉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牽頭擬訂并組織實施就業援助制度、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四)統籌推進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貫徹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辦法和全國統一的養老、失業、工傷保險關系轉續辦法。組織擬訂養老、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標準、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編制全市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參與擬訂相關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并建立全市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五)負責全市就業、失業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訂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相關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六)貫徹實施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有關制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貫徹執行職工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和假期實施辦法,落實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重大案件,協調處理有關信訪事項。(七)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貫徹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繼續教育和博士后管理等政策,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擬訂吸引留學人員來宣工作或定居政策。擬訂技工院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組織擬訂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和激勵制度。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多元化評價政策。(八)會同有關部門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訂并組織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按照管理權限負責規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公開招聘、聘用合同等人事綜合管理工作,擬訂相關人員管理政策。(九)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實施國家表彰獎勵制度,綜合管理市級表彰獎勵工作,承擔全市評比達標表彰和市縣級表彰等工作,根據授權承辦以市委、市政府名義開展的市縣級表彰獎勵活動。(十)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執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決定、正常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和福利、離退休政策。(十一)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農民工工作綜合性政策和規劃,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十二)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主持人: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市政府新聞辦在這里舉行宣城市2023年“春風行動”和“創業宣城”相關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宣城市人社局副局長邵和平介紹相關情況。
邵和平: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新聞界的各位朋友對我市就業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對各位一直以來的幫助致以衷心的感謝!2023年“春風行動”即將拉開帷幕,下面我就今年就業春風行動相關情況,向在座的各位媒體朋友作一簡要介紹: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做好穩就業保就業的決策部署,統籌解決企業“用工難”和重點群體“就業難”問題,2023年一季度,以“春暖宣城”為主題,市縣兩級人社部門、經開區管委會、鄉村振興局、退役軍人事務局、殘疾人聯合會和市公積金中心聯合舉辦“2023年宣城市春風行動暨保用工保就業援助季”專項就業服務系列活動,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退役軍人、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就近就地就業,強化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特別是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用工保障,營造和諧生產用工環境,實現“就業有支持、用工有保障、滿意有提升”。
邵和平:2023年春風行動具體內容主要有9條舉措:
1、開展線上線下“千場萬崗”招聘行動。對在外務工人員和企業用工需求組織摸底調查,精心組織返鄉人員參加“家鄉重點企業行”、“共話家鄉座談會”、“供需見面會”等活動,重點舉辦1000場線上線下招聘會,組織2000家用人單位,提供20000個以上崗位。在“安徽公共招聘網宣城站”“宣城人社公眾號”“宣城就業公眾號”“宣城論壇”“三公里就業圈”等平臺開設服務專區,免費為企業發布用工需求,向求職者推送匹配崗位。
2、實施春節留工送溫暖行動。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制定外地員工春節期間生產、錯峰避峰放假安排或調休計劃,對春節期間留在宣城的非我市戶籍員工,各地可采取發放過節補貼、大禮包等形式關心關愛外來務工人員。
3、支持群眾家門口就業。對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在我市企業新就業的返鄉務工人員,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且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的,由受益財政按照300元/人/月標準給予返鄉務工人員就業補貼,按照100元/人/月標準給予企業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期限6個月。深入挖掘一批本地特色產業、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以工代賑以及城鄉基層服務管理項目崗位,吸引農村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積極參與,依法保障參與務工人員足額領取勞務報酬。
4、強化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對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的企業,按照800元/人標準給予企業補貼;對開展高級工及以上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的企業,按照高級工2000元/人、技師3500元/人、高級技師5000元/人標準給予企業補貼。
5、繼續實施住房公積金獎補。對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達到企業職工人數50%以上的非公有制“四上企業”,按新增公積金繳存人數給予住房公積金獎勵補貼,由受益財政按照50元/人/月標準給予繳存企業補貼,補貼期限到2023年12月。
6、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促進就業服務企業行動。組織發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我市企業招工引才提供專業化服務,確保企業用工穩定。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首次成功引進到我市企業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返鄉務工人員,由受益財政按照1000元/人標準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獎勵補貼。對參加人社部門組織的赴市外招聘活動的企業,在外食宿費用由受益財政承擔。對企業首次通過員工“以老帶新”等方式自主招收且穩定就業滿3個月的返鄉務工人員,由受益財政按照500元/人標準給予企業獎勵補貼。
7、規范人力資源市場秩序。結合根治欠薪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管理,規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為,嚴肅打擊查處“勞務工頭”“黑中介”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8、鼓勵企業和職工協商處理勞動關系問題。引導生產經營困難的企業完善民主協商機制,通過多種方式穩定勞動關系和工作崗位。引導職工關心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依法理性表達合理訴求,通過協商和調解方式解決爭議。
9、強化常態化服務機制。深入開展人社“三級三方服務千企行動”,暢通為企服務渠道,對重點企業開展“點對點”服務。 為有留宣就業需求的返鄉人員開展“1314”服務,即提供至少1次職業指導、3個適合的崗位信息、1個培訓項目、4次招聘會推介。對就業困難人員、脫貧人口開展上門、電話、短信、微信等送崗活動。
下一步,市人社局將以“2023春風行動”的全面啟動為契機,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就業是民生之本,實施就業優先政策,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服務民營經濟發展,促進各類城鄉勞動者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支撐。
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請宣城市公共就業(人才)服務中心主任馮新年介紹“創業宣城”相關政策解讀。
馮新年: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日前,市政府印發《推進創業宣城建設行動方案》(宣政〔2022〕76號),提出“宣創14條”。下面我將《推進創業宣城建設行動方案》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出臺的背景和依據
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創業創造”的重要論述,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創業安徽行動方案的通知》(皖政〔2022〕63號),堅持創新創業創造一體推進,堅持激發本土創業活力和吸引優秀團隊來宣創業并重,用創業感召天下英才、繁榮市場主體、推動產業集聚,構建“產學研用金政服”七聯動的“北斗七星”創新創業共同體,為加快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現代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局牽頭研究制定了《推進創業宣城建設行動方案》,扎實開展以“創業在宣·城邀你來”為主題的創業型城市建設,讓宣城成為活力迸發、激情飛揚的“宣客來”創業熱土、創新高地、創享樂園。
二、主要內容
《推進創業宣城建設行動方案》立足宣城、著眼安徽、放眼全國,圍繞建設長三角中心現代化城市總定位,提出1個總目標和7類分目標。1個總目標是“到2025年底,形成創業環境一流、創業主體活躍、創業成果迸發、創業氛圍濃厚的新格局”。7類分目標是“每年新增市場主體2.2萬戶以上;培育省、市專精特新企業20家以上;支持高校畢業生、返鄉人員、退役軍人、脫貧人口等創業者2000名以上,支持科研人員等創業者200名以上;培育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孵化載體2個以上;開展創業培訓4100人以上;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40億元以上;到2025年達到省級創業型城市標準,力爭達到國家級創業型示范城市標準。圍繞“1+7”目標,從五個方面提出14條具體舉措:
(一)做強產業支持體系,依托產業賦能創業。主要是結合實際,圍繞我市“2+8”特色產業、產業鏈短板、“四新”經濟、大眾創業四個領域,分別提出打造重點產業發展集聚區,推深做實產業鏈“鏈長制”、產業集群“群長制”,培育一批“鏈主”“群主”企業,引導支持創業者在傳統產業新型化、工業互聯網、現代農業、智慧康養等方面開展創新創業;鼓勵城鄉勞動者創辦各類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突出“新農人”“金徽廚”“金皖嫂”創業品牌建設等相關舉措。
(二)做優人才支持體系,匯聚英才支撐創業。主要是構建“3+N”產業人才集聚雁陣格局,建設核心產業人才“集聚區”、優勢產業人才“活力區”、特色產業人才“引領區”和N個創新人才“磁力場”。全面優化升級重點人才計劃,實行全方位的政策扶持保障。鼓勵科研人員創業,鼓勵在宣高校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宣兼職創業、離崗創業。
(三)做深平臺支持體系,激活創新引領創業。主要是建設高水平創業孵化平臺,實施創新平臺倍增行動和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清零”行動。開辟大眾創業孵化空間。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特色“創業咖啡”、孵化器、加速器,重點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創業,吸引產業鏈中小微企業集聚發展。用好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工業互聯網場景應用,建設一批體驗中心、推廣中心等。
(四)做大資金支持體系,集聚資本驅動創業。主要是整合設立50億元的市產業鏈投資引導基金,通過直投或設立子基金的方式,支持創新創業。充分發揮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宣城子基金作用,加大基金“扶早”“扶小”“扶優”力度。暢通多元融資渠道,支持產業鏈、供應鏈“鏈主”企業牽頭設立創投風投基金,引導金融機構設立“科創貸”“人才貸”等創新產品。加大政策性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初創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鼓勵各地對在境內外公開市場首發上市的創業企業給予獎勵。
(五)做實服務保障體系,優化生態助推創業。主要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創業宣城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人社局,指導各地建立相應工作體系,建立創業宣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市縣協同發力,統籌推進創業宣城行動。豐富創業服務形態。打造多位一體的培訓、培育和服務體系,積極舉辦各類創業大賽,以比賽挖掘優質項目,促成落實落地。以“人社服務快辦行動”為載體,實行創業“打包一件事”服務,開展創業型城市創建,優化適合創業者和年輕人的城鄉環境和社會環境,營造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三、下一步工作落實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創業宣城行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牽頭作用,指導各縣市區建立相應組織體系,統籌推進創業宣城建設行動。堅持效果導向,跟蹤督導激勵,建立創業宣城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確?!皠摌I宣城行動”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同時,我們將在各位媒體朋友們的支持幫助下,加強創業宣城行動宣傳,交流創業經驗,推介創業項目,宣傳創業典型,講好創業宣城故事。
在此,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們對我們工作的關注、關心,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創業宣城工作,共同營造鼓勵創業的濃厚氛圍。
謝謝大家!
宣城日報記者:一、2023年春風行動市區兩級人社部門重點招聘會場次有哪些,將于什么時舉行?
邵和平:春風行動期間市區兩級人社部門組織開展的重點招聘會時間及場次安排有:
1.1月16日上午(臘月二十三),結合宣城市首屆民俗文化節,在鳳凰城南廣場附近舉辦走進民俗文化節招聘會。
2.1月17日上午(臘月二十六)在宣城賓館舉辦首場大型返鄉人員專場招聘會,參會企業控制在60家左右。
3.1月26日上午(正月初五)在大潤發廣場舉辦宣州區開財門專場招聘會,參會企業控制在50家左右。
4.1月28日(正月初七)至2月5日(正月十五),在市區人力資源市場,持續開展全天場新春系列招聘會。
5.1月31日(正月初十),在萬達廣場舉辦重點企業招聘會,參會企業不少于100家。
6.2月4日(正月十四),在大潤發廣場舉辦宣城經開區大型現場招聘會,參會企業有60家左右。
7.2月6日(正月十六),在國購廣場舉辦現場招聘會,參會企業控制在60家左右。
8.1月12日-2月11日,在寒亭、古泉、孫埠、水東、貍橋等鄉鎮開展鄉鎮系列專場招聘會。
市廣電臺記者記者:二、2023年春風行動,有哪些政策支撐?
邵和平:2023年春風行動政策支撐有:在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企業招用新就業的返鄉務工人員,受益財政給予務工人員300元/人/月的就業補貼,給予企業100元/人/月的社保補貼,補貼期限6個月。對企業組織員工崗位技能培訓的,受益財政給予企業800-5000元/人的技能提升補貼。對住房公積金繳存人數達到企業職工人數50%以上的非公有制“四上企業”,受益財政按新增公積金繳存人數給予企業50元/人/月的補貼,補貼期限到2023年12月。對人力資源機構為企業提供用工服務且穩定就業6個月以上的,受益財政給予人力資源機構1000元/人的補貼,對企業通過員工“以老帶新”招聘人員且穩定就業3個月的,受益財政給予企業500元/人的補貼。
安徽日報記者:目前,創業宣城建設行動推進情況如何,請簡要介紹一下,謝謝!
馮新年:根據創業安徽工作任務部署,推進創業宣城建設共設置了“1+7”目標任務,剛才主持人也進行了介紹。
截止到2022年12月底,創業宣城17項主要目標任務指標全部超額完成。
具體是:全市全年新增市場主體41076戶,較2021年增幅13.3%。培育省、市專精特新企業28家,完成目標任務的186.67%。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者1037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48.14%;返鄉人員創業者989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41.29%;退役軍人創業者65人,目完成標任務的130%;支持脫貧人口創業者582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6.4%;支持科研人員創業者236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8%;支持高層次創業團隊32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28%。開展創業培訓7566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86.81%,其中線下創業培訓4694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64.70%。新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91.33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228.33%;新增天使投資1.82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14.06%;發放創業貼息貸款4.45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156.14%。
2023年,我們將重點圍繞“1+7”目標任務,緊扣做強產業支持體系、做優人才支持體系、做深平臺支持體系、做大資金支持體系、做實服務保障體系的“五大體系建設”,推進“宣創14條”落實,形成創業環境一流、創業主體活躍、創業成果迸發、創業氛圍濃厚的新格局。謝謝。
主持人: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里。感謝大家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