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來,在安徽省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指引下,寧國市將辦好老人“食”事作為重點任務來抓,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建成城鄉老年食堂58家,實現街道(鄉鎮)全覆蓋,這不僅為老年群體就餐提供了便利,日間休憩、文化娛樂等為老服務項目更豐富了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世界。三分建、七分管,城鄉老年食堂建好更要管好。市民政局“明職權、研機制”,積極探索出一條城鄉老年食堂運營管理新路徑,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確保老年食堂持續穩定運行。
厘清責任,明確了“誰來管”。縱向到底,把握監管深度。該市堅持實行分級管理,實行政府主導、部門指導、鄉鎮(街道)具體實施的老年助餐管理服務機制。壓嚴壓實屬地主體責任,指導鄉鎮(街道)進一步落實對老年食堂運營管理的主體責任。橫向到邊,把握監管寬度。該市成立老年助餐服務領導小組,民政、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協同合作管理,按照各自職責明確分工,全覆蓋、無縫隙,共同推進老年助餐服務長期平穩開展。
分類施策,解決了“怎么管”。城鄉老年食堂運營主體類型不同,管理要求也不同。在管理方式上,該市建立了健全高效的分類管理機制。村、社區擔任承接主體的老年食堂,由村(社區)工作人員直接統籌管理,或購買第三方服務,通過聘請更專業的隊伍,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餐飲企業擔任承接主體的老年食堂,業務部門做到放管結合,引導為主,釋放餐飲企業活力。加強監督,規范食堂運作流程,有力推動了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多元保障,實現了“有錢管”。該市立足自身發展實際,建立資金保障機制,落實現有各項補貼政策,優化老年食堂補貼發放方式和流程。市民政局根據老年食堂實際建設情況發放建設補貼、按照“寧國市老年助餐管理系統”統計數據發放運營補貼、鄉鎮(街道)自擬標準發放就餐補貼,多管齊下,把運營成本降了下來,把就餐人數提了上去,讓食堂辦得起、讓老人吃得起,實現了長效管護、長久運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