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貿海鐵聯運“門到門”首發專列
日前,隨著汽笛聲劃破長空,“宣城—寧波舟山港—東北”全程“門到門”內貿專列從宣城巷口橋站緩緩啟程。整列車廂滿載著我市企業生產的非金屬建筑材料,一路南下抵達寧波舟山港后,將換乘海運班輪北上,直達東北地區主要港口,再通過公路運送到終端客戶手中。至此,宣城首單內貿集裝箱海鐵聯運“門到門”業務正式落地,皖南至東北方向的物流新通道全面打通。
近年來,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市及周邊地區不少出口型企業將目光轉向國內市場,但高昂的物流成本和冗長的運輸周期,成為“出口轉內銷”的主要瓶頸。為破解這一難題,物流集團所屬的宣城國際陸港積極探索,整合鐵路、港口與內貿航線資源,創新推出海鐵聯運“門到門”全程服務。
與傳統分段運輸模式相比,新模式只需客戶一次委托,便可實現從工廠倉庫到銷售終端的全程直達,大幅減少了中轉環節,降低了費用和時間成本。“以往貨物要經過多次裝卸和交接,企業既要操心流程,還要承擔額外支出。現在只需‘一箱到底’,不僅效率更高,運輸安全性也更有保障。”宣城國際陸港負責人周勇告訴記者。
此次首發的專列承運宣城本地企業生產的非金屬建筑材料。貨物從企業倉庫裝車,經鐵路抵達寧波舟山港,隨后轉乘海運班輪發往東北地區,最終通過公路完成配送。整個鏈條真正實現了“鐵路+海運+公路”無縫銜接,既順暢高效,又符合綠色低碳發展方向,為企業提供了經濟環保的全新物流選擇。
記者了解到,業內普遍認為,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宣城與沿海、東北地區的聯通效率,也為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創造了更大空間。對宣城而言,這既是物流方式的優化升級,也是打造區域物流節點、增強產業集聚輻射力的重要一步。隨著該模式的推廣應用,更多企業將從中受益,推動地方產業更深層次融入國內大循環。
“‘門到門’全程服務的開通,解決了企業長期面臨的痛點,標志著宣城在區域乃至全國物流版圖中的地位正在提升。”周勇表示,宣城國際陸港將持續完善配套服務,擴大內貿航線覆蓋面,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品質,努力將宣城建設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內陸港口物流樞紐,讓更多“宣城制造”順暢高效地走向全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