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發布時間:2021-04-20 09:54
來源:市委黨史地方志室
瀏覽: 次
杜牧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人與古文學家。他的詩情致豪邁,語言明白如話,通俗易懂。杜牧一生中曾兩次來宣城作幕僚,時達六年之久。他在宣城寫了幾十篇詩文,大都是吟詠宣城山水名勝以及抒發自己的情懷之作,傳頌至今。
唐大和四年(830年)九月,杜牧隨宣歙觀察使沈傳師來宣城,因為他關心國事,且喜兵法,到宣城后即作《題宣城》一詩,詩曰:“土控吳兼越,川連歙與池。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對宣城在軍事上的戰略地位作了精辟分析,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杜牧在宣城公務之余,常陪同府主或邀同僚好友漫游山川,觀賞風光,瞻仰古賢人的蹤跡,并有吟賦,如《題宣城開元寺》,詩曰:“南朝謝月兆城,東吳最深處。亡國去如鴻,遺寺茂煙塢。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高高下下中,風繞松桂樹。青苔照采閣,白鳥兩相語。溪聲入僧夢,月色暈粉堵。閱景無旦夕,憑欄有今古。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詩人筆下的開元寺令人向往,無不以一睹為快。杜牧在宣城寫過不少詞采清麗、生動自然的抒情短詩,如《溪柳有感》,“宛溪垂柳最長枝,雖被春風盡日吹。不堪攀折猶堪看,陌上少年來自遲。”
唐開成二年(837年),杜牧二度來宣城當幕僚,曾陪同觀察使崔鄭登臨北樓,作有《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樓宴》。《開元寺》、《宣城送裴坦判官》和傳頌至今的《江南春》等詩篇也是這時寫的,詩曰:“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直到晚年,杜牧對他在宣城這段生活依然懷念不已,常書以詩文。他在宣城所寫的詩文,為《樊川文集》的重要內容,是極為珍貴的文學遺產。
相關新聞
-
2025-02-05
韓愈
-
2023-02-13
楊萬里
-
2023-02-13
文天祥
-
2023-02-13
石濤
-
2021-04-20
謝脁
-
2021-04-20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