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參加‘小板凳會’加了10分,我家現在有110分了!以后還要多參與村里活動,多做好事,多攢積分換禮品。”9月5日上午,在郎溪縣凌笪鎮下吳村麻園組,剛參加完“小板凳會”的村民周志國看著自己的積分又增加了,喜滋滋地說。
在剛剛結束的會議現場,村民們圍攏在村干部吳超的身邊,爭先恐后詢問自家的積分事宜。“我女兒今年考上大學本科,應該能加200分吧?”“我前幾天去無償獻血了,是不是也能加100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吳超一邊認真核對每戶的積分檔案,一邊耐心解答大家的疑問,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今年7月起,我們村啟動了文明宣‘誠’‘德’多多新時代文明實踐積分制活動。8月28日舉辦了首次積分集中兌換,大家的積極性特別高。”吳超介紹。
走進下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積分兌換超市,只見貨架上琳瑯滿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每件商品都明碼標“分”:電飯煲368積分、洗衣液32積分、牙刷2積分……儼然一個微縮版“積分小商場”。
“我今年考上大學,村里獎勵了200積分。前幾天用積分換了毛巾、香皂和吹風機,都很實用,正好帶到大學用,特別開心。”祥里組大學新生趙文燕說。
“我們堅持村‘兩委’主導、群眾參與、過程公開、常態開展的機制,村民可通過參與文明新風、基層治理、產業發展、人居環境、表彰獎勵等五類正能量活動積累積分。每戶都有100分基礎分,1積分相當于1元錢,可到超市兌換相應禮品。每月28號為集中兌換日。”吳超詳細介紹了積分制運行機制,“除了加分項,我們還從文明新風、基層治理、產業發展、人居環境等4個方面,對不良行為進行相應的扣分,做到以獎為主、以懲為輔,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
為推進文明宣“誠”“德”多多積分制活動,下吳村建立了覆蓋全村的積分信息檔案,通過信息員采集、村級認定、集中公示、公開反饋等程序,確保積分制管理客觀、公正、全面。該制度以正向激勵為主、獎懲結合,推動文明生活方式逐漸成為村民的自覺行為。
“自從實行積分制,‘小超市’激活了‘大治理’。大家做好事、攢積分、爭先進的熱情特別高。如今,村里矛盾糾紛少了,人居環境更潔凈了,鄰里互相幫助,文明新風吹遍了全村。”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蔣福金表示,積分制不僅激發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更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鄉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