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學生畢業期間,我市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和重點產業企業人才需求,深挖崗位資源、暢通就業渠道、落實幫扶舉措,強化應屆畢業生靠前服務、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精準服務和困難畢業生主動服務,全力以赴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搭建雙向對接平臺,讓人才“流量”轉化為在宣就業“留量”。今年以來,全市引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人才10337人。
全方位拓崗,擴容就業“蓄水池”。充分發揮市場化就業主體作用和政策性崗位吸納作用,體制內外雙向發力挖掘就業崗位,拓寬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就業空間。一是深挖市場化崗位。圍繞穩崗、拓崗、優崗,健全政策精準直達機制,加快落實擴崗補助、社保補貼等惠企助企政策,大力支持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助力企業留工穩崗,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選擇。今年以來,累計為1.2萬戶企業兌現“降、緩、返、補、提”穩就業政策紅利近1.4億元。為436名高校畢業生發放一次性就業補貼130.8萬元。二是穩定政策性崗位。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穩就業示范作用,組織實施好基層服務項目,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今年公務員、事業單位、“三支一扶”等崗位穩定在1200個。三是開發就業見習崗位。圍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政府投資項目,持續開展就業見習崗位募集,更好地滿足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多元化見習需求。今年已開發就業見習崗位3002個。
全鏈條服務,搭建就業“直通車”。聚焦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多元化求職需求,積極搭建供需平臺,健全青年人才全鏈條服務體系,變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為人才招引機遇。一是抓好進校園靠前服務。圍繞“2+3+4”重點產業鏈企業發展需求,組織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精準對接省內外高校,密集開展“誠覓宣城合伙人·2024百所高校行”活動,聯動開展校企供需對接會、人才招聘“雙選會”、重點企業宣講會等公共就業服務。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系列活動96次,914家(次)企業提供崗位2.35萬個。聯系對接158所高校,成功舉辦重點產業企業百校云聘會,直播間流量達41.68萬。二是抓好離校主動服務。以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為重點,實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積極對接企業挖掘崗位信息,開展專業化、行業性、分區域的招聘活動,并將招聘活動延伸到人事考試考點、夜市商圈等青年聚集地,打造集崗位推介、政策宣傳、就業指導、創業扶持于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供需高效精準匹配。今年全市共舉辦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156場,3539家(次)企業提供崗位7.12萬個。三是抓好困難幫扶服務。將脫貧家庭畢業生、殘疾畢業生、長期失業青年和求職補貼發放對象納入實名制幫扶臺賬,開展“一人一檔”“一人一策”“一人一跟蹤”精準服務,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自8月份省人社廳部署2024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幫扶工作以來,全市實名登記人數5060人,已實現就業1687人,實名制幫扶正扎實推進。
全要素保障,擦亮就業“金招牌”。堅持擴大就業容量和提升就業質量相結合,創新青年人才來宣就業創業支持舉措,促進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一是開展實習實訓。創新開展大學生實習實訓實踐“三實”活動,鼓勵企業開發實習實訓崗位,建立“實習+就業”機制,引導大中專院校學生暑期來宣參加實習實訓實踐,提升就業能力。建立暑期社會實踐學生信息庫,定期開展回訪、推介、招聘等工作,引導學生來宣就業。今年已開發實習實訓崗位1.4萬個,到崗1.04萬人。二是鼓勵創新創業。大力推進“創業安徽”建設,打造“創業在宣,誠邀你來”創業服務品牌,從平臺、資金、服務等方面,鼓勵和支持更多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實踐,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舉辦創業系列活動65場,強化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扶持。三是優化就業環境。集中發布《致高校畢業生一封信》和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清單、就業創業服務清單、就業創業政策清單,為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求職指引和便利。開展“青年學子家鄉行”“優秀學子宣城行”等活動,吸引大學生選擇宣城、留在宣城。升級產業人才“宣十條”政策,聚焦高校畢業生來宣安心安業,提出“引人才送住房”政策。今年累計兌現人才就業政策資金6600多萬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