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信委(國資委)2015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
發布時間:2016-02-12 00:00
來源:宣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字體:[大 中 小]
2015年,市經信委嚴格按照《安徽省政府信息公開辦法》和市政務公開辦《關于印發2015年全市政務公開政務服務工作要點的通知》(宣政公辦〔2015〕2號)文件精神,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不斷完善公開機制,拓寬公開領域,豐富公開形式和內容,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主動公開方面
(一)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建設
- 基礎信息公開
認真做好機構領導、機構設置、人事信息、規劃計劃、招標采購、新聞發布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題等基礎信息公開,確保內容更新的及時性和信息發布的全面性。按要求公開委年度預決算、“三公”經費、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全年共公開各類信息達800余條,其中在市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發布信息426條。
- 規范性文件公開情況
對屬于主動公開的文件迅速在平臺和委門戶網站發布。對2008年以來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結果進行公開,其中,對建議修改類、廢止類、失效類規范性文件均以目錄形式向社會公布。
同時,積極發布中央和省市出臺的企業扶持相關政策及政策解讀,定期公布我市貫徹落實惠企政策情況。
- 行政權力公開及運行
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公開,及時公開法律法規依據、辦事程序和工作流程圖。對申報省經信委專項資金的各類項目全部實行網上申報,公開申報依據、條件、程序,并將申報結果在網上公示。全年共受理各類審批和服務項目89項,實現了全年無差錯、無超時、無違紀、全面提速提效的工作目標,客戶回訪滿意率達100%。
(二)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堅持把企業最關心的工業經濟運行、項目建設、重點企業幫扶等事項作為信息公開的重點,主動向外界傳播企業和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的相關信息。全年,我委在經信動態和國有企業信息等特色欄目發布信息110條,在本委門戶網站的經信專欄、公告欄發布信息287條。
(三)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利用“政民互動”、“12345”政府服務熱線,認真做好服務對象提出的有關問題答復工作。積極參加“百姓問政”和“在線訪談”活動,圍繞企業關注的熱點問題解難答疑。
二、監督保障機制方面
(一)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建設
一是委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及時調整委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繼續強化以委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機制。不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就如何做好政務公開工作進行商討,及時查擺工作中的不足,制訂整改措施,不斷加以完善;二是認真梳理政務公開制度建設,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相繼出臺了《全市經信系統政務信息工作考評獎勵辦法》和《市經信委政務信息報送工作獎勵辦法(試行)》,進一步加大全委政務信息報送質量和水平;三是嚴格執行政府信息公開審核制度,確保信息報送的真實性、準確性,并進行保密審查,確保“上網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網”。
(二)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發布和更新
為加強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力度,我委重新調整并發布了《信息公開指南》。其中,對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監督方式及程序做了詳細規定,方便企業和群眾依法獲取所需信息。
(三)政府信息公開年報
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完成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編制工作,從概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情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情況、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重點等方面,準確、全面地反映工作情況。并及時在平臺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三、目錄和網站建設方面
(一)目錄建設。根據市政府信息辦的要求部署,安排專人對政府信息公開目錄逐一進行調整,并對各目錄內容進行充實完善,確保欄目歸類正確,核心元數據齊全。
(二)網站建設。進一步加強平臺和委門戶網站的建設,設立專題專欄,及時更新各版塊信息內容,向社會公布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新動態、新成效和新舉措。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服務平臺,提高服務企業、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創新信息公開方法和方式,搭建機關微信交流平臺,發布最新的經濟形勢分析判斷理論文章,為抓好我市工業經濟轉型發展提供理論知識儲備。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 --------雖然我委政務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諸如,月度信息發布數量不均、部分信息質量不高、與企業互動聯動不夠。下一步,我委將認真總結原因,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是進一步豐富公開內容。不斷加大政務公開工作與工業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力度,圍繞企業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更新平臺和門戶網站信息。二是進一步創新公開渠道。以與企業互動為重點,強化微博、微信等新渠道信息公開力度。新增為企服務等版塊,不斷完善委門戶網站建設。三是進一步提升公開質量。對已公開信息進行完善,健全文件字號、索引、關鍵字、標題等屬性。同時,加大信息公開的審核力度,突出信息的實用性、特色性。